舒國治專文〈飲食與書寫〉

2018/01/08 發布,2017華文朗讀節《聽說好味道》 整理。

飲食與書寫,嗯,講到這個題目,最先令我想到的,是黏在冰箱上的小紙條。

許多家庭主婦把要燒的菜,寫在紙條上,暫時貼在冰箱上,以備莫忘。也有是準備要買的食材:冬瓜、冰糖、豆乾、牛尾、橄欖油⋯⋯一項項地寫上。更有些簡略的食譜,也常是小紙條的重要功能。

有些媽媽,多年下來寫過幾百張幾千張的冰箱小紙條,後來女兒說:「如果當時能都把它們收集下來,真會是很珍貴的飲食文學呢!」女兒的同學也很同意,說:「尤其伯母的字還寫得那麼好。」

飲食,是很講究經驗的。於是前人的經驗談便成了諸多飲食書的各式內容。據說今日連年輕人也很愛廣看飲食之書,可以說飲食書的閱讀,已到了全民運動之程度。不只是菜的做法(食譜)、餐館選擇之評比(攻略)、美好吃食的憶想(美食之詠頌)、食物之哲學與醫理(飲食與養生)⋯⋯太多太多。

看書,令人心曠神怡;看飲食書,看到與自己深心契合,那又是何等美好之事。乃每個人都吃,吃的感受時時存留心中,竟然在閱讀別人書上說出的幾句話恰好打動了自己,這就是人生至樂。人在吃的閱讀上找尋同好,或說碰撞知音,是國人近二十年更風行的一種新型享受。

許多人在自己的專業外,也會偶一閱讀飲食書,像小津安二郎會讀小島政次郎的書,或為了探窺別人吃了什麼佳餚,也好教自己嚥下幾滴口水。有時也為了怡情冶性,更可能令自己的藝術創作在別人的「食亦有道」上獲得某種審美的延伸。

談食物、談葡萄酒、談野菜、談牛羊肉,皆與談土壤、談山水地球有關,善寫者總能談得深切,而坊間食書眾類雜陳,愛讀什麼、該讀什麼,又是每人不一。但讀得好,是否就能吃得好,這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舒國治

舒國治

散文家。著有《理想的下午》、《台北小吃札記》、《台灣小吃行腳》等書。其作品《水城臺北》被譽為寫「台北舊昔」最出色者。

看見永續的新面向

文化議題的公共倡議-共伴計畫:文化永續.創新實踐 跨域影響力論壇側記

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

為爬梳「當代劇場」發展脈絡,特邀請國內戲劇界兼含論述研究和實務經驗的專家與學者,以不同主題分篇章來剖析當代劇場發展,邀請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您,一同來探討臺灣現代戲劇的歷史轉折與時代火花。

TAIWAN CULTURAL & CREATIV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